超高温瞬时杀菌工艺及相关设备介绍
超高温瞬时杀菌(Ultra - 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sterilization,UHT)是把加热温度设为135-150℃、加热时间为2-8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其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热致死原理和如何较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及品质原理。因为微生物对高温的敏感性远远大于多数食品成分对高温的敏感性,故超高温短时杀菌,能在很短时间内有效地杀死微生物,并较好地保持食品应有的品质。
基本介绍:超高温瞬时杀菌( UHT) 是将产品在封闭的系统中加热到120 ℃以上, 持续几秒钟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一种杀菌方法。将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和无菌包装技术结合起来, 经过超高温瞬时杀菌后, 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将产品包装起来, 就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微生物总量, 很大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且由于杀菌持续时间很短, 可较大限度的保存产品营养和风味。
发展历史:UHT是由英国于1956年首创,在1957-1965年间通过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细菌学研究后应用于生产中。20世纪50年代,UHT灭菌设备由荷兰的斯托克(Stork)公司首先研制。20世纪60年代,无菌灌装技术与UHT技术相结合从而使灭菌乳工艺得以发展。当今欧姆加热装置、气流式杀菌装置、塔式杀菌装置等技术的研发是UHT技术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80 年代我国引进国外UHT 灭菌技术, 1989 年UHT 杀菌技术被美国食品工艺研究所誉为50 年来食品科学中重要的成果 [1] 。
原理:利用直接蒸汽或热交换器,使食品在130℃-150℃,保持几秒或者几十秒加热杀菌后,迅速冷却,使细菌无法存活、生长。按照微生物的一般热致死原理,当微生物在高于其耐受温度的热环境中时,必然受到致命的伤害。加热促使微生物死亡的原因是由于高温导致蛋白质的不可逆变化。使酶失活,新陈代谢丧失。
特点:①温度控制准确,设备精密;②温度高,杀菌时间较短,杀菌效果显著,引起的化学变化少;③适于连续自动化生产;④蒸汽和冷源的消耗比高温短时杀菌法HTST高。
装置系统:按照物料与加热介质直接接触与否分为:间接式加热法和直接混合式加热法两类 。直接混合式加热的超高温瞬时杀菌装置系统。直接混合式加热法UHT过程是采用高纯净的蒸汽直接与待杀菌物料混合接触,进行热交换,使物料瞬间被加热到135-150℃。由于不可避免地有部分蒸汽冷凝进入物料,,同时又有不放料液水分因部分受热闪蒸而逸出,因此在物料水分闪蒸过程中,易挥发出风味物质将随之部分去除,故该方式不适用于果汁杀菌,而常常用于牛乳以及其他需脱去不良风味物料杀菌。
直接混合式加热可按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注射式,即将高压蒸汽注射到待杀菌物料中,二是喷射式,即将待杀菌的物料喷射到蒸汽中。后者,物料通常向下流动,而蒸汽向上运动。由于加热蒸汽直接与食品相接触,因此对蒸汽的纯净度要求甚高。
间接加热的超高温杀菌瞬时杀菌装置系统。间接式加热UHT过程是采用高于蒸汽或高压水为加热介质,热量经固体换热壁传给加热杀菌物料。由于加热介质不直接与食品接触,所以较好地保持食品物料的原有风味。故广泛用于果汁,牛乳等的UHT杀菌过程。直接混合式加热UHT过程与间接式加热UHT过程相比,前者具有加热速率快,热处理时间短,食品颜色,风味及营养成分缺少损失少的优点,但同时也因为控制系统复杂和加热蒸汽需要净化而带来产品成本的提高。后着相对成本较低,生产易于控制,但传热速率相对前者较低。
电脑红外线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机介绍。红外线超高温瞬时灭菌与蒸汽式超高温瞬时灭菌一样,均是采取热原理。红外线超高温瞬时灭菌采取的是直接法灭菌,其优点如下:
1、红外线制热在一个腔体内,该腔体是洁净的,不需要蒸汽进入该腔体,更不需要净化蒸汽,只需要将待加热物体用进口食品级高压泵打入这个超高温腔体即可实现灭菌目的;
2、由于是直接法,减少了蒸汽式间接法导致的热能传到的热量损失及效能减少,提高了节能效果和生产效率;
3、由于热介质不是水蒸气,而是制热后的洁净腔体,避免了水蒸气腔体导致的物料与水蒸气的接触,避免了食品灭菌环节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加之灭菌物灭菌时间较短,较好的保持了食品的营养成分、颜色、口感;
4、不需要额外配置锅炉,减少了比如安全、输送气体损失、用人数量、锅炉年检、外购锅炉成本、锅炉燃烧效率低、碳排放、污染等弊端,同时节约厂房面积、安装简单、操作容易、设备不易出故障维修简单、不需要锅炉蒸汽联动问题。
5、整体红外线灭菌机较传统锅炉蒸汽式灭菌购置成本节约70%,运营成本节约60%-70%。
6、得昊力红外线超高温瞬间灭菌机已有20年的生产历史,曾获国内国际发明金奖,客户已广泛分布于乳品、饮料、调味品、药品、果酒等行业,也遍布全国17个省份,目前设备已更新至第十代,更是被中央军委后勤基地采购使用。是UHT工艺设备的较好选择。